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嚴肅問責
2019-12-04
4月22日,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8個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統一對外公布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從具體問責人數、問責情形到問責分布情況來看,突出了主要領導的責任,問責級別越來越高;從嚴從重追究主要領導責任,問責力度越來越大;問責人員基本涵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方面,問責范圍越來越廣。
8?。▍^)在問責過程中堅持嚴肅問責、權責一致、終身追責的原則,注重追究領導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彰顯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敢抓敢管、直抓直管、強力追責的制度剛性。
問責級別越來越高
仔細分析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8?。▍^)公開移交案件問責情況可以看出,在問責過程中,尤其強化了主要領導責任的追究。8?。▍^)共問責1035人,其中,廳級干部218人(正廳級干部57人),處級干部571人(正處級干部320人)。
將這一組數據與此前三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公開移交案件問責情況進行比較不難發現,被問責的領導干部層級更高了,其中正廳級干部人數有所增加,正處級干部人數更是大幅增加。
僅與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覆蓋省份相同的情況進行比較,雖然問責人數減少了,但是被問責的主要領導是越來越多了,問責的層級越來越高了,問責也越來越精準了。
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中,8?。▍^)共問責1140人,其中廳級干部130人(正廳級干部24人),處級干部504人(正處級干部248人),第四批問責與第一批相比,正廳級干部增加了33人,正處級干部增加了72人。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將黨政“一把手”作為同責的追責對象,正是抓住了領導干部中的“關鍵少數”,從而能有針對性地解決權責不一、問責軟弱等問題。在第四批問責人員中,負有領導責任的黨政“一把手”成為重點問責對象,這也是此次問責的一個鮮明特點。
在前三批中央環保督察中,平均每個省份被問責65名處級干部,而在這一批中,這個數字是71人。
仔細梳理不難發現,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公開移交案件問責中,無論是在哪個層級,每個省份的平均問責人數都是呈現上升趨勢。
應該說,各地已經充分認識到,唯有高揚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利劍,對生態環境保護失職失責違紀問題嚴查快辦,才能促使地方黨政負責人積極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責任。
問責力度越來越大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包括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一般按情節輕重實施一種或多種問責方式。
總體來看,在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被問責人員中,誡勉296人,黨紀政務處分773人(次),移送司法2人,其他處理10人。被問責的廳級干部中,誡勉72人,黨紀政務處分155人(次),其他處理1人。
與前三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責情況進行對比發現,第一批問責人員中有20人情節較輕,僅僅給予通報處理。而在隨后的幾批問責情況中,程度最輕的也是受到誡勉。第四批中被問責的廳級干部中,誡勉人數多達72人,幾乎接近于第二批、第三批同類別問責人數的總和。
從一系列數字變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的問責力度正在逐批加大。同時,終身追責也已經成為常態化。
在此次問責情況通報中,官員職務前出現“時任”和“退休”兩個字的比例很高。諸如針對吉林省遼河流域水環境質量嚴重惡化問題,共給予22人黨紀政務處分,其中有15名官員職務前出現“時任”兩字;針對浙江省違法違規圍填海問題,浙江省共問責33名干部,其中有13名官員職務前出現“時任”兩字;針對新疆烏魯木齊市非法傾倒污泥侵占破壞國家級公益林問題,共問責9名干部,其中有8名官員職務前出現“時任”或“已退休”。
一些被問責人員雖然已經調離原來的工作崗位,有些已經退休,但是仍然不能免于被追責。這些案例時刻在發揮警示和震懾作用,告誡各級黨委、政府及所屬部門負責人,在其位必須謀其政盡其責,否則遲早會被追責。
問責范圍越來越廣
根據通報,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8?。▍^)被問責人員中,地方黨委61人,地方政府208人,地方黨委和政府所屬部門684人,國有企業31人,其他有關部門、事業單位人員51人。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在設計之初就明確提出,督察的對象重點是各省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并下沉到部分地市級黨委和政府。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既在“查事”更要“察人”,正是“督政”的要義所在。
這一特點在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共計四批的問責通報中得到了充分印證:四批中央環保督察問責人員中,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一共被問責人員3692人,而國有企業、其他有關部門、事業單位及基層工作人員共計448人,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被問責人數是其他人數的8倍以上。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正是通過問責來倒逼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真正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對于不作為、慢作為,甚至失職、瀆職問題予以嚴肅嚴厲的追責問責。
梳理過去三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責情況,在黨委政府有關部門中,環保部門一直都是被問責的“大戶”。而在第四批問責中,國土系統被問責人數首次超過環保部門。在第四批中,國土103人,環保99人,住建78人,水利68人,海洋67人,工信56人,林業50人,發改43人,城管27人,農業17人,質檢11人,交通7人,旅游、衛計委等其他部門58人。應該說,被問責人員基本涵蓋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相關方面,除環保部門外,其他部門被問責人員數量也大幅增加。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力求通過督政問責,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從以往個別部門單打獨斗提升到政治責任與政府行政責任高度結合、緊密配合、責權整合的新高度。
此輪督察問責無疑向外界傳達了一個明確信號,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堅持“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